海底捞市值直逼百度,原来餐企也可以这么牛!

上市以来,关于海底捞市值偏高的争议就一直不断。近日,有财经媒体发现,海底捞的市值正直逼“BAT”三巨头之一的百度。海底捞,真的值一个百度吗?


本文由燃财经授权发布(网址:chaintruth),作者曹杨、编辑饶霞飞。

海底捞的市值快追上百度了。

截至10月7日,海底捞的总市值为3169.40亿港元,大约为409亿美元。而百度的总市值是435亿美元。
 
今天的百度,已经从“BAT”中掉队,市值远低于“AT”。“李彦宏一直认为,百度被低估了。”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告诉燃财经,百度2019年全年营收1074亿元,而阿里2019财年全年营收3768.44亿元,相差不足4倍,但阿里现在的总市值已经超过8000亿美元,相差近20倍。
 
至于海底捞,2019年营收才265亿元,不足百度的四分之一。这似乎是百度被低估的另一个佐证。
 
百度是否被低估姑且不论,但自从上市以来,关于海底捞市值偏高的争议就不断。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开盘即大涨超10%,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收盘有所回落。之后两年,海底捞股价在争议中步步攀升。
 
海底捞市值直逼百度,原来餐企也可以这么牛!
△截图源自老虎证券

从1994年开出第一家店到如今,海底捞已经走过了26年,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门店的数量是935家。2017年,海底捞营收106亿元,也是当时唯一一家营收超百亿的中餐企业。
 
根据财报,海底捞的主要收入来自于餐厅经营,2019年全年餐厅实现营收258.8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96.3%。
 
不过,主营单一的风险在今年被凸显,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收入97.6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6.95亿元减少16.5%;半年净利亏损为9.6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净利润9.12亿元,同比下降205.7%。
 
海底捞市值直逼百度,原来餐企也可以这么牛!

海底捞认为,受到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门店短暂关闭,客流量减少,加上员工成本和财务成本增加等,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但在国际性数字餐饮运营平台特邀评论员王冬昊看来,海底捞的亏损不仅仅是因为疫情。企业亏损的本质是营收和成本的比拼,成本的问题比较好理解,疫情这么长的时间空转,食材库存的浪费,租金费用的支出,物流成本的增加,甚至于食材原材料的成本上升都在影响他的经营压力,这也是为何疫情后需要涨价。但以服务起家的问题也出现了,受民意绑架,客人的意见太重要,不敢涨价来冲抵成本的增加,不符合正常的市场规律,也反过来逼迫海底捞必须尽快开拓新品(容易建立新价格体系),增加产品溢价。除此之外,海底捞在收购“HaoNoodle”、“汉舍”,以及扩张下沉品牌“林小满”、“十八汆”上不遗余力,也是成本增加的原因。

9月14日晚,海底捞董事长张勇在“张磊老友记”中说,“今年,我受伤最严重,是九死一生。疫情期间,门店天天不营业,工资又得发,那还得公司来掏啊。”
 
反观百度,实现了逆势增长,财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百度实现营收260.3亿元;运营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40%。
 
虽然在二级市场,海底捞的股价还在涨,但关于海底捞是否值一个百度的问题,也萦绕在投资者的脑海中。

3
亟待改变的海底捞


“服务主义”的海底捞正在遭遇不得不改变的处境,而这种改变其实在海底捞存在已久。
 
2018年10月28日,海底捞首家智慧餐厅正式在北京开业。近日,燃财经走访了这家智慧餐厅,在非用餐高峰期,可以发现依旧坐着零零散散正在用餐的客人,且不断有新的客人进入。

在和这里的工作人员简单沟通之后,燃财经发现,智慧餐厅其实更多的只是噱头,其和普通门店差别不大。前来用餐的消费者依旧是通过iPad点餐、智能机器人送餐、菜品也是大同小异,有需求和服务员进行沟通。
 
所以,除了等位区相较于正常门店多了一块3D裸眼效果的LED屏以及环绕在餐厅内部的大屏幕外,燃财经也并没有体验到过多的“智慧”。

海底捞市值直逼百度,原来餐企也可以这么牛!

△海底捞首家智慧餐厅,图片源自海底捞官网


其实早在智慧餐厅之前,海底捞也曾尝试过智能化,如让顾客直接在桌面点单,但由于需要通过顶层投影来实现,其在技术上并没有实现根本的革新。
 
王冬昊对燃财经表示,疫情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高端私房火锅,持续走红,用户的消费层次受影响更小;另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群体的消费层次实际是下降的,下降后对于火锅的用餐次数需求也降低了,在有限的用餐机会中,海底捞仅有服务就不够看了。
 
消费者更愿意消费得有价值,这就是产品主义的兴盛。同时,年轻的消费者包括学生群体也在向网红人气火锅迁移,毕竟社交中需要更多可展示可记录的图片,而服务仅仅是个人体验,难以传递也无法展现优越感。

随着门店的逐年增多,海底捞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
 
2017年,《法制晚报》旗下“看法新闻”发布了一篇卧底调查的文章,详细披露了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和太阳宫店后厨的脏乱差,甚至有老鼠爬进食柜里。报道发出仅仅三个小时,海底捞便以非常诚恳的态度表达了歉意,并立即给出了对应措施。
 
这一事件,也没有让海底捞完全杜绝餐饮中最常见但也是最忌讳的食品安全问题。
 
翻看海底捞的官方微博,其最近一封致歉信是在7月20日,内容是关于“有顾客在海底捞济南连城广场店所点菜品乌鸡卷中出现塑料一事”的致歉。
 

海底捞市值直逼百度,原来餐企也可以这么牛!

△海底捞就乌鸡卷一事发布的道歉启事


但这并不是海底捞在7月发布的唯一一次致歉声明。
 
7月14日,就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事件的两天后,杭州市监局发布的不合格食品通告显示,海底捞杭州富春新天地店使用的一批筷子检测出大肠菌群。海底捞又致歉了。
 
在“张磊老友记”中,张勇说,如果一个企业会倒掉、不能穿越周期,他必须两个错误都同时犯,一是贪婪,二是愚蠢。又贪又蠢。“一个企业如果想穿越周期,你只可以犯一样错误,可以贪,但是不能愚蠢;如果愚蠢,就千万别贪。”
 
显然,张勇不会犯这种错误。但海底捞想要重塑辉煌,再度成为消费者的聚餐首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点,倒是跟百度的处境一样。
 
2011年,张勇曾在自己微博上写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就是海底捞的现状”。很多人在下面评论说:张总太谦虚。
 
张勇试图再说服对方:“我自己哪个脚趾头痛,我自己知道”。
 
而现在,似乎就是张勇脚趾头很痛的时候。


海底捞市值直逼百度,原来餐企也可以这么牛!


延伸阅读



海底捞市值直逼百度,原来餐企也可以这么牛!

内容交流/采访/转载  |  微信:hongcw66
商务合作 | 电话/微信:
13371341766 & 17724287321
声明:1.厨具猫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厨具猫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来源;3.厨具猫支持大众投稿,关于商厨餐饮的合适文章;4.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11日 上午12:06
下一篇 2020年10月12日 上午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