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特色菜的配方算不算商业秘密?我的麻辣烫调料配方被泄露了,可不可以追诉?再小的品牌也有商业秘密,餐饮老板不妨学习一下。
本文由厨具猫专栏作者侯其锋(网址:fawuguan007)授权发布。
餐厅的一款特色产品,配方被泄露了,这对餐饮人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配方泄露也分一些情况,比如员工无意泄露,比如加盟商为了利益将其出卖。
河北一家餐饮企业就遇到了无良加盟商。交了加盟费、通过了培训、拿到了配方,一个加盟商转身就把配方卖了。作为一个品牌的商业秘密,要怎样保护?
2017年3月10日,河北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梁某签订合同,约定该公司向梁某教授酥脆大煎饼、豆浆等产品制作的“粗粮时间”加密配方,编号为:壹壹贰伍B号。
合同中对梁某的义务约定,“非经河北xx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同意,梁某不得泄露商业秘密,包括本项所有技术、配方等商业秘密,否则应承担30万元的赔偿金”。
在通过培训、拿到配方之后,梁某以“香酥杂粮煎饼果子”为用户名,在“快手”App上传播煎饼果子的制作视频,并在微信中将配方及做法以2000元的价格转发给其他学员,从中获取利润。餐饮公司认为梁某违反了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遂将其诉至河北省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判令梁某支付违约金30万元。法院经审理认为,餐饮公司提交的视频证据、多份公证书显示,梁某未经授权利用手机向他人教授与“壹壹贰伍B号”相同的技术,对外宣传了上述技术秘密,已构成违约。经过二审,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最终判决梁某向餐饮公司支付违约金6万元。有一段时间,“网红奶茶配方公开出售”持续霸占微博热搜。彼时,在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奶茶配方”,发现号称有网红品牌奶茶配方的店铺不在少数,其中出售最多的是一点点、喜茶、COCO、鹿角巷、奈雪的茶等,售价从20元到300多元不等。

一家餐企经过研究和摸索后,往往形成几道自己的独有产品,其配方,几乎也就成为了整个企业的核心秘密。
如果餐厅的配方被盗取或间接采用,餐厅的商业价值会被严重贬低,影响到品牌的发展。
很多餐饮人对商业秘密的范围毫不知情,比如菜品方面就包括配方、技术诀窍、采购信息、原料来源、加工制作过程等等,产品配方属于商业秘密其中一个项目,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都具有商业价值。
商业秘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符合法定条件的经营信息均可以构成商业秘密,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更好地保护自己。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它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保密事项,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需要说明的是,保密协议可以与所有员工签署,而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则需要与员工协商,商定竞业限制区域、期限、经济补偿和违约金数额,且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同时,可以适当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建立与员工良好的雇佣关系,减少或者淡化员工的逆反和报复心理。
除此外,法务君还整理了保护秘方的十个大招,各位餐饮人可以参考使用:
第一招:建立保密制度——明确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等级、标识;限定接触范围;提出保密要求;保密制度的公示(上墙张贴);员工签收。
第二招:签订保密合同/条款——明确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提出保密要求及期限;针对四类对象要分别签订:公司员工、上下游客户、合作伙伴、第三方服务机构。(在本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保密协议”,获取律师审定的保密协议模板)
第三招:员工保密培训——包括入职培训、定期培训、专项培训;培训签到及培训记录、培训资料一并保存。
第四招:加贴保密标识——在保密文件封面标注保密等级、保密期限;在涉密场所标明无关人员禁入标识。
第六招:涉密人员竞业及兼职限制——明确禁止涉密员工对外兼职、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第七招: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对涉密员工公开发表文章、企业参加展览、会展等公开内容进行审查。
第八招:离职审查及保密承诺——审查员工在职期间掌握的保密资料是否全部归还及离职的去向,并再次签订保密承诺书。
第九招:外来人员及商务洽谈保密——尽量不提供商业秘密信息和参观保密区域,涉及保密内容的事先提出保密要求、签订保密承诺,确需参观保密区域的禁止摄影摄像。
第十招:成本列支——商业秘密相关的研发成本、收集整理成本列支,成本列支在本质上不属于直接的保密措施,但有助于在商业秘密纠纷中证明企业商业秘密的来源及损失。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声明:1.厨具猫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厨具猫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来源;3.厨具猫支持大众投稿,关于商厨餐饮的合适文章;4.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